详解基于webpack和vue.js搭建开发环境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详解基于webpack和vue.js搭建开发环境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前言

在对着产品高举中指怒发心中之愤后,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自身上的改变,有句话说的好:你虽然改变不了全世界,但是你有机会改变你自己。秉承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优良作风,我还是决定玩火自焚。

问题所在

之前的项目总结为以下内容

1、AMD模块规范开发,使用requirejs实现,使用rjs打包,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输出的项目臃肿,肿的就像一坨狗不理……不忍直视

2、使用gulp进行打包,这一点貌似没有可吐槽的地方,毕竟都是被grunt折磨过来的……

3、数据的渲染使用模板引擎,这就意味着你要手动管理DOM,这样,你的业务代码参杂着你的数据处理、DOM管理,满屏幕的毛线……

4、模块化不足,虽然使用require进行了模块管理,但是大部分业务逻辑还是充斥在一个文件里,这与最近流行的组件化概念冰火不容,拒绝落后……

5、诸如 扩展性 、 维护性 我想早已不言而喻,不需赘述,再述就真TM是累赘了。

新框架要解决的问题:

1、要使构建输出的项目像你邻家小妹妹一样、瘦的皮包骨。(也许是营养不良)

2、要实现真正的模块化、组件化的开发方式,真正去解决维护难、扩展难的问题。(从此不怕产品汪)

3、业务逻辑专注数据处理,手动管理DOM的年代就像……像什么呢?(毕竟成人用品也越来越自动化了)

4、等等…….(其实好处无需赘述,来,往下看)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们探讨一下解决方案:

1、老项目的构建输出为什么臃肿?

答:因为使用的是require的rjs进行构建打包的,了解rjs的都知道,它会把项目所有依赖都打包在一个文件里,如果项目中有很多页面依赖这个模块,那么rjs并不会把这个模块提取出来作为公共模块,所以就会有很多复制性的内容,所以项目自然臃肿。

解决方案:使用webpack配合相应的loader,来完成模块加载和构建的工作。

2、老项目为什么模块化的不足?

答:老项目的模块化,仅仅体现在js层面,解决了模块引用的问题,但在开发方式上,依然可以看做是过程式的,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项目的难扩展和难维护,让开发人员在与产品汪的对峙中,并不从容。

解决方案:Vue.js能够很好的解决组件化的问题,配合 Vue.js 官方提供的 vue-loader 能够很好的结合webpack做组件化的开发架构。

3、如何避免手动管理DOM?

答:如果你在做数据展示这一块的开发工作,相信你一定体会颇深,发送http请求到服务端,拿到返回的数据后手动渲染DOM至页面,这是最原始的开发方式,无非再加一个模板引擎之类的,但最终还是避免不了手动渲染,如果页面逻辑复杂,比如给你来一个翻页功能,再来一个筛选项,估计你会觉得世界并不那么美好。

解决方案:MVVM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Vue.js的核心也是MVVM。

webpack

你肯定听说过webpack,如果直接对你描述什么是webpack你可能感受不到他的好处,那么在这之前,我相信你肯定使用过gulp或者grunt,如果你没使用过也可以,至少你要听说过并且知道gulp和grunt是干什么的,假如这个你还不清楚,那么你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前端开发人员,这篇文章也不适合你,你可以从基础的地方慢慢学起。

gulp和grunt对于每一个前端开发人员应该是不陌生的,它们为前端提供了自动化构建的能力,并且有自己的生态圈,有很多插件,使得我们告别刀耕火种的时代,但是它们并没有解决模块加载的问题,比如我们之前的项目是使用gulp构建的,但是模块化得工作还是要靠require和rjs来完成,而gulp除了完成一些其他任务之外,就变成了帮助我们免除手动执行命令的工具了,别无它用。

而webpack就不同了,webpack的哲学是一切皆是模块,无论是js/css/sass/img/coffeejs/ttf….等等,webpack可以使用自定义的loader去把一切资源当做模块加载,这样就解决了模块依赖的问题,同时,利用插件还可以对项目进行优化,由于模块的加载和项目的构建优化都是通过webpack一个”人“来解决的,所以模块的加载和项目的构建优化并不是无机分离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组合的过程,这使得webpack在这方面能够完成的更出色,这也是webpack的优势所在。

如果你看不懂上面的描述,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一下几点:

1、过去使用require和rjs等进行模块加载的方式,可以替换为webpack提供的指定loader去完成,你也可以自己开发加载特定资源的loader。

2、过去使用gulp和grunt完成项目构建优化的方式,可以替换成webpack提供的插件和特定的配置去完成。

3、由于模块的加载和项目的构建优化有机的结合,所以webpack能够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

4、并不是说有了webpack就淘汰的gulp等,有些特定的任务,还是要使用gulp去自定义完成的。但是不保证webpack的未来发展趋势会怎么样。

Vue.js

Vue.js是一个MVVM模式的框架,如果读者有angular经验,一定能够很快入门Vue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使用Vue而不用angular,

首先,Vue的体积小,轻量在移动端开发始终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其次,Vue在实现上与angular有本质的区别,读者可以通过下面两个链接来了解:

1、

2、

3、第三点就是Vue提供了webpack的loader —-> [vue-loader],使用它可以让项目的组件化思想更加清晰

综上所述,这就是选用Vue的原因

npm 和 nodejs

npm 的全称是 nodejs包管理,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包)都可以通过npm来安装管理,nodejs是js运行在服务器端的平台,它使得js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还要使用nodejs配合 webpack 来完成热加载的功能。所以读者最好有nodejs的开发经验,如果有express的经验更好。

让我们一步一步从零搭建这个项目

首先新建一个目录,名为 myProject ,这是我们的项目目录。然后执行一些基本的步骤,比如 npm init 命令,在我们的项目中生成 package.json 文件,这几乎是必选的,因为我们的项目要有很多依赖,都是通过npm来管理的,而npm对于我们项目的管理,则是通过package.json文件

执行npm init之后,会提示你填写一些项目的信息,一直回车默认就好了,或者直接执行 npm init -y 直接跳过询问步骤

然后我们新建一个叫做 app 的目录,这个是我们页面模块的目录,再在app目录下建立一个index目录,假设这个是首页模块的目录,然后再在index目录下建立一个 index.html 文件和 index.js 文件,分别是首页入口html文件和主js文件,然后再在index目录下建立一个components目录,这个目录用作存放首页组件模块的目录,因为我们最终要实现组件化开发。这样,当你完成上面的步骤后,你的项目看上去应该是这样的:

接下来通过npm安装项目依赖项:

css-loader vue-style-loader vue-hot-reload-api\ babel-loader babel-core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babel-preset-es2015\ babel-runtime@5\ --save-dev

npm install vue --save

这个时候,你的package.json文件看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css-loader": "^0.23.0","vue-hot-reload-api": "^1.2.2","vue-html-loader": "^1.0.0","vue-style-loader": "^1.0.0","vue-loader": "^7.2.0","webpack": "^1.12.9","webpack-dev-server": "^1.14.0" },"dependencies": { "vue": "^1.0.13" },

我们安装了 babel 一系列包,用来解析ES6语法,因为我们使用ES6来开发项目,如果你不了解ES6语法,建议你看一看阮老师的教程,然后我们安装了一些loader包,比如css-loader/vue-loader等等,因为webpack是使用这些指定的loader去加载指定的文件的。

另外我们还使用 npm install vue –save 命令安装了 vue ,这个就是我们要在项目中使用的vue.js,我们可以直接像开发nodejs应用一样,直接require(‘vue');即可,而不需要通过script标签引入,这一点在开发中很爽。

安装完了依赖,编辑以下文件并保存到相应位置:

1、index.html文件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height=device-height,initial-scale=1.0,user-scalable=no"> <Meta charset="utf-8"> <a href="https://www.jb51.cc/tag/shouye/" target="_blank" class="keywords">首页</a>

2、index.js文件

new Vue({
el: 'body',components: { Favlist }
})

3、在components目录下新建一个 Favlist.vue 文件,作为我们的第一个组件:

要看懂上面的代码,你需要了解vue.js,假如你看不懂也没关系,我们首先在index.html中使用了自定义标签(即组件),然后在index.js中引入了Vue和我们的Favlist.vue组件,Favlist.vue文件中,我们使用了基本的vue组件语法,最后,我们希望它运行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webpack了。

在项目目录下新建 build 目录,用来存放我们的构建相关的代码文件等,然后在build目录下新建 webpack.config.js 这是我们的webpack配置文件,webpack需要通过读取你的配置,进行相应的操作,类似于gulpfile.js或者gruntfile.js等。

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 入口文件,path.resolve()方法,可以结合我们给定的两个参数最后生成绝对路径,最终指向的就是我们的index.js文件
entry: path.resolve(dirname,'../app/index/index.js'),// 输出配置
output: {
// 输出路径是 myProject/output/static
path: path.resolve(
dirname,'../output/static'),publicPath: 'static/',filename: '[name].[hash].js',chunkFilename: '[id].[chunkhash].js'
},module: {

loaders: [
// 使用vue-loader 加载 .vue 结尾的文件
{
test: /.vue$/,loader: 'vue'
}
]
}
}

上例中,相信你已经看懂了我的配置,入口文件是index.js文件,配置了相应输出,然后使用 vue-loader 去加载 .vue 结尾的文件,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构建项目了,我们可以在命令行中执行:

通过webpack命令,并且通过 –config 选项指定了我们配置文件的位置是 ‘build/webpack.config.js',并通过 –display-modules 和 –display-chunks 选项显示相应的信息。如果你执行上面的命令,可能得到下图的错误

错误提示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loader去加载这个 ‘./app/index/index.js' 这个文件,并且说不期望index.js文件中的标识符(Unexpected token),这是因为我们使用了ES6的语法 import 语句,所以我们要使用 babel-loader 去加载我们的js文件,在配置文件添加一个loaders项目,如下:

module.exports = {
// 入口文件,path.resolve()方法,可以结合我们给定的两个参数最后生成绝对路径,最终指向的就是我们的index.js文件
entry: path.resolve(__dirname,loader: 'vue'
},{
test: /.js$/,loader: 'babel?presets=es2015',exclude: /node_modules/
}
]
}
}

现在再运行构建命令 : ‘webpack –display-modules –display-chunks –config build/webpack.config.js'

sorry,不出意外,你应该得到如下错误

它说没有发现 ‘./components/Favlist' 模块,而我们明明有 ./components/Favlist.vue 文件,为什么它没发现呢?它瞎了?其实是这样的,当webpack试图去加载模块的时候,它默认是查找以 .js 结尾的文件的,它并不知道 .vue 结尾的文件是什么鬼玩意儿,所以我们要在配置文件中告诉webpack,遇到 .vue 结尾的也要去加载,添加 resolve 配置项,如下:

module.exports = {
// 入口文件,path.resolve()方法,可以结合我们给定的两个参数最后生成绝对路径,最终指向的就是我们的index.js文件
entry: path.resolve(__dirname,resolve: {
extensions: ['','.js','.vue']
},exclude: /node_modules/
}
]
}
}

这样,当我们去加载 ‘./components/Favlist' 这样的模块时,webpack首先会查找 ./components/Favlist.js 如果没有发现Favlist.js文件就会继续查找 Favlist.vue 文件,现在再次运行构建命令,我们成功了,这时我们会在我们的输出目录中看到一个js文件

之所以会这样输出,是因为我们的 webpack.config.js 文件中的输出配置中指定了相应的输出信息,这个时候,我们修改 index.html ,将输出的js文件引入: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user-scalable=no"> <Meta charset="utf-8"> <a href="https://www.jb51.cc/tag/shouye/" target="_blank" class="keywords">首页</a>

<script src="../../output/static/main.ce853b65bcffc3b16328.js">

然后用浏览器打开这个页面,你可以看到你写的代码正确的执行了。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我们每次都要手动的引入输出的js文件吗?因为每次构建输出的js文件都带有 hash 值,如 main.ce853b65bcffc3b16328.js,就不能更智能一点吗?每次都自动写入?怎么会不可能,否则这东西还能火吗,要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就要使用webpack的插件了,插件,这个插件可以创建html文件,并自动将依赖写入html文件中。

首先安装 html-webpack-plugin 插件:

然后在修改配置项:

module.exports = {
// 入口文件,path.resolve()方法,可以结合我们给定的两个参数最后生成绝对路径,最终指向的就是我们的index.js文件
entry: path.resolve(dirname,// 输出配置
output: {
// 输出路径是 myProject/output/static
path: path.resolve(
dirname,chunkFilename: '[id].[chunkhash].js'
},resolve: {
extensions: ['','.vue']
},module: {

loaders: [
  // 使用vue-loader 加载 .vue 结尾的文件
  {
    test: /\.vue$/,loader: 'vue'  
  },{
    test: /\.js$/,exclude: /node_modules/
  }
]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index.html',template: path.resolve(__dirname,'../app/index/index.html'),inject: true
})
]
}

然后再次执行构建命令,成功之后,看你的输出目录,多出来一个index.html文件,双击它,代码正确执行,你可以打开这个文件查看一下,webpack自动帮我们引入了相应的文件。

问题继续来了,难道每次我们都要构建之后才能查看运行的代码吗?那岂不是很没有效率,别担心,webpack提供了几种方式,进行热加载,在开发模式中,我们使用这种方式来提高效率,这里要介绍的,是使用中间件和中间件,首先安装两个中间件:

<div class="jb51code">
<pre class="brush:bash;">
npm install webpack-dev-middleware webpack-hot-middleware --save-dev

另外,还要安装express,这是一个nodejs框架

在开始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中间件,之所以叫做中间件,是因为nodejs的一个叫做express的框架中有中间件的概念,而这两个包要作为express中间件使用,所以称它们为中间件,那么他们能干什么呢?

1、webpack-dev-middleware

我们之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代码改动了,我们要想看到浏览器的变化,需要先对项目进行构建,然后才能查看效果,这样对于开发效率来讲,简直就是不可忍受的一件事,试想我仅仅修改一个背景颜色就要构建一下项目,这尼玛坑爹啊,好在有中间件,它是对webpack一个简单的包装,它可以通过连接服务器服务那些从webpack发射出来的文件,它有一下几点好处:

1、不会向硬盘写文件,而是在内存中,注意我们构建项目实际就是向硬盘写文件

2、当文件改变的时候,这个中间件不会再服务旧的包,你可以直接帅新浏览器就能看到最新的效果,这样你就不必等待构建的时间,所见即所得。

下面我们在build目录中创建一个 dev-server.js 的文件,并写入一下内容

// 创建一个express实例
var app = express()

// 调用webpack并把配置传递过去
var compiler = webpack(config)

// 使用 webpack-dev-middleware 中间件
var dev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dev-middleware')(compiler,{
publicPath: config.output.publicPath,stats: {
colors: true,chunks: false
}
})

// 注册中间件
app.use(devMiddleware)

// 监听 8888端口,开启服务器
app.listen(8888,function (err) {
if (err) {
console.log(err)
return
}
console.log('Listening at http://localhost:8888')
})

此时,我们在项目根目录运行下面的命令,开启服务:

如果看到下图所示,证明你的服务成功开启了:

接下来打开浏览器,输入:http://localhost:8888/app/index/index.html

回车,如果不出意外,你应该得到一个404,如下图:

我们要对我们的 webpack.config.js 配置文件做两处修改

1、将 config.output.publicPath 修改为 ‘/‘:

输出路径是 myProject/output/static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publicPath: '/',chunkFilename: '[id].[chunkhash].js' },

2、将 plugins 中 HtmlWebpackPlugin 中的 filename 修改为 ‘app/index/index.html'

重启服务,再刷新页面,如果看到如下界面,证明你成功了:

但是这样开发模式下的确是成功了,可是我们直接修改了 webpack.config.js 文件,这就意味着当我们执行 构建命令 的时候,配置变了,那么我们的构建也跟着变了,所以,一个好的方式是,不去修改webpack.config.js文件,我们在build目录下新建一个 webpack.dev.conf.js文件,意思是开发模式下要读取的配置文件,并写入一下内容

config.output.publicPath = '/';

config.plugins =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app/index/index.html',inject: true
})
];

module.exports = config;

这样,我们在dev环境下的配置文件中覆盖了基本配置文件,我们只需要在dev-server.js中将

修改为:

即可,然后,重启服务,刷新浏览器,你应该得到同样的成功结果,而这一次当我们执行构建命令:

并不会影响构建输出,因为我们没有直接修改webpack.config.js文件

现在我们已经使用 webpack-dev-middleware 搭建基本的开发环境了,但是我们并不满足,因为我们每次都要手动去刷新浏览器,所谓的热加载,意思就是说能够追踪我们代码的变化,并自动更新界面,甚至还能保留程序状态。要完成热加载,我们就需要使用另外一个中间件 webpack-hot-middleware

2、webpack-hot-middleware

只配合 webpack-dev-middleware 使用,它能给你提供热加载。

它的使用很简单,总共分4步:

1、安装,我们上面已经安装过了 2、在 webpack.dev.conf.js 配置文件中添加三个插件,如下:

config.output.publicPath = '/';

config.plugins = [
// 添加三个插件
new webpack.optimize.OccurenceOrderPlugin(),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new webpack.NoErrorsPlugin(),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app/index/index.html',inject: true
})
];

module.exports = config;

3、在 webpack.config.js 文件中入口配置中添加 ‘webpack-hot-middleware/client',如下:

代码如下:

4、在 dev-server.js 文件中使用插件

// 创建一个express实例
var app = express()

// 调用webpack并把配置传递过去
var compiler = webpack(config)

// 使用 webpack-dev-middleware 中间件
var dev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dev-middleware')(compiler,chunks: false
}
})

// 使用 webpack-hot-middleware 中间件
var hot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hot-middleware')(compiler)

// 注册中间件
app.use(devMiddleware)
// 注册中间件
app.use(hotMiddleware)

// 监听 8888端口,开启服务器
app.listen(8888,function (err) {
if (err) {
console.log(err)
return
}
console.log('Listening at http://localhost:8888')
})

ok,现在重启的服务,然后修改 Favlist.vue 中的页面背景颜色为 ‘#000':

html{ background: #000; }

然后查看你的浏览器,是不是你还没有刷新就已经得带改变了?

那么这样就完美了吗?还没有,如果你细心,你会注意到,我们上面在第2步中修改了 webpack.config.js 这个基本配置文件修改了入口配置,如下:

代码如下:

这也会导致我们之前讨论过的问题,就是会影响构建,所以我们不要直接修改 webpack.config.js 文件,我们还是在 webpack.dev.conf.js 文件中配置,如下:

config.output.publicPath = '/';

config.plugins = [
new webpack.optimize.OccurenceOrderPlugin(),inject: true
})
];

// 动态向入口配置中注入 webpack-hot-middleware/client
var devClient = 'webpack-hot-middleware/client';
Object.keys(config.entry).forEach(function (name,i) {
var extras = [devClient]
config.entry[name] = extras.concat(config.entry[name])
})

module.exports = config;

但是我们还是要讲 webpack.config.js 文件中的入口配置修改为多入口配置的方式,这个修改不会影响构建,所以无所谓:

重启你的服务,刷新一下浏览器,然后修改 Favlist.vue 中的背景色为 green:

html{ background: green; }

再次查看浏览器,发现可以热加载。但是这样就结束了吗?还没有,不信你修改 index.html 文件,看看会不会热加载,实际上不会,你还是需要手动刷新页面,为了能够当 index.html 文件的改动也能够触发自动刷新,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工作。

第一步:在 dev-server.js 文件中监听html文件改变事件,修改后的 dev-server.js 文件如下:

// 创建一个express实例
var app = express()

// 调用webpack并把配置传递过去
var compiler = webpack(config)

// 使用 webpack-dev-middleware 中间件
var dev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dev-middleware')(compiler,chunks: false
}
})

var hot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hot-middleware')(compiler)

// webpack插件,监听html文件改变事件
compiler.plugin('compilation',function (compilation) {
compilation.plugin('html-webpack-plugin-after-emit',function (data,cb) {
// 发布事件
hotMiddleware.publish({ action: 'reload' })
cb()
})
})

// 注册中间件
app.use(devMiddleware)
// 注册中间件
app.use(hotMiddleware)

// 监听 8888端口,开启服务器
app.listen(8888,function (err) {
if (err) {
console.log(err)
return
}
console.log('Listening at http://localhost:8888')
})

从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我们增加了如下代码

插件,监听html文件改变事件 compiler.plugin('compilation',cb) { // 发布事件 hotMiddleware.publish({ action: 'reload' }) cb() }) })

这段代码可能你看不懂,因为这涉及到webpack插件的编写,读者可以参阅下面的连接: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监听了 ‘html-webpack-plugin-after-emit' 事件,那么这个事件是从哪里发射的呢?我们通过名字可知,这个事件应该和html-webpack-plugin这个插件有关,在npm搜索插件,在页面最底部我们可以发现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html-webpack-plugin 这个插件的确提供了几个可选的事件,下面也提供了使用方法,这样,我们就能够监听到html文件的变化,然后我们使用下面的代码发布一个事件:

第二步:修改 webpack.dev.conf.js 文件如下:

config.output.publicPath = '/';

config.plugins = [
new webpack.optimize.OccurenceOrderPlugin(),inject: true
})
];

// var devClient = 'webpack-hot-middleware/client';
var devClient = './build/dev-client';
Object.keys(config.entry).forEach(function (name,i) {
var extras = [devClient]
config.entry[name] = extras.concat(config.entry[name])
})

module.exports = config;

我们修改了devClient变量,将 ‘webpack-hot-middleware/client' 替换成 ‘./build/dev-client',最终会导致,我们入口配置会变成下面这样:

第三步:新建 build/dev-client.js 文件,并编辑如下内容:

// 订阅事件,当 event.action === 'reload' 时执行页面刷新
hotClient.subscribe(function (event) {
if (event.action === 'reload') {
window.location.reload()
}
})

这里我们除了引入 ‘webpack-hot-middleware/client' 之外订阅了一个事件,当 event.action === ‘reload' 时触发,还记得我们在 dev-server.js 中发布的事件吗:

这样,当我们的html文件改变后,就可以监听的到,最终会执行页面刷新,而不需要我们手动刷新,现在重启服务,去尝试能否对html文件热加载吧。答案是yes。 好了,开发环境终于搞定了,下面我们再来谈一谈生产环境,也就是构建输出,我们现在可以执行一下构建命令,看看输出的内容是什么,为了不必每次都要输入下面这条长命令:

代码如下:

我们在 package.js 文件添加 “scripts” 项,如下图: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执行下面命令来进行构建,同时我们还增加了一条开启开发服务器的命令:

回过头来,我们执行构建命令: npm run build,查看输出内容,如下图:

现在我们只有一个js文件输出了,并没有css文件输出,在生产环境,我们希望css文件生成单独的文件,所以我们要使用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插件,安装:

然后在build目录下新建 webpack.prod.conf.js 文件,顾名思义,这个使我们区别于开发环境,用于生产环境的配置文件,并编辑一下内容

config.vue = {
loaders: {
css: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css")
}
};

config.plugins = [
// 提取css为单文件
new ExtractTextPlugin("../[name].[contenthash].css"),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index.html',inject: true
})
];

module.exports = config;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覆盖了 webpack.config.js 配置文件的 config.plugins 项,并且添加了 config.vue 项,补血药知道为什么,就是这么用的,如果一定要知道为什么也可以,这需要你多去了解vue以及vue-loader的工作原理.

然后修改 package.json 文件中的 script 项为如下:

我们使用 webpack.prod.conf.js 为配置去构建,接下来执行:

查看你的输出内容,如下图,css文件提取出来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添加如下插件在我们的 webpack.prod.conf.js 文件中,作为生产环境使用:

代码 new webpack.optimize.UglifyJsPlugin({ compress: { warnings: false } }),new webpack.optimize.OccurenceOrderPlugin(),// 提取css为单文件 new ExtractTextPlugin("../[name].[contenthash].css"),inject: true }) ];

大家可以搜索这些插件,了解他的作用,这篇文章要介绍的太多,所以我一一讲解了。

到这里实际上搭建的已经差不多了,唯一要做的就是完善,比如公共模块的提取,如何加载图片,对于第一个问题,如何提取公共模块,我们可以使用 CommonsChunkPlugin 插件,在 webpack.prod.conf.js 文件添加如下插件

然后在 webpack.config.js 文件中配置入口文件

上面代码的意思是,我们把Vue.js当做公共模块单独打包,你可以在这个数组中增加其他模块,一起作为公共模块打包成一个文件,我们执行构建命令,然后查看输出,如下图,成功提取

对于加载图片的问题,我们知道,webpack的哲学是一切皆是模块,然后通过相应的loader去加载,所以加载图片,我们就需要使用到 url-loader,在webpack.config.js 文件添加一个loader配置:

文件 { test: /\.vue$/,loader: 'vue' },exclude: /node_modules/ },// 加载图片 { test: /\.(png|jpg|gif|svg)$/,loader: 'url',query: { limit: 10000,name: '[name].[ext]?[hash:7]' } }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编程之家。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vue/40211.html

猜你在找的Vue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