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的TX锁(行级锁、事务锁)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Oracle的TX锁(行级锁、事务锁)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3.1 Oracle的TX锁(行级锁、事务锁)
许多对Oracle不太了解的技术人员可能会以为每一个TX锁代表一条被封锁的数据行,其实不然。TX的本义是Transaction(事务),当一个事务第一次执行数据更改(Insert、Update、Delete)或使用SELECT… FOR UPDATE语句进行查询时,它即获得一个TX(事务)锁,直至该事务结束(执行COMMIT或ROLLBACK操作)时,该锁才被释放。所以,一个TX锁,可以对应多个被该事务锁定的数据行(在我们用的时候多是启动一个事务,然后SELECT… FOR UPDATE NOWAIT)。
在Oracle的每行数据上,都有一个标志位来表示该行数据是否被锁定。Oracle不像 DB2 那样,建立一个链表来维护每一行被加锁的数据,这样就大大减小了行级锁的维护开销,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类似DB2使用行级锁时经常发生的锁数量不够而进行锁升级的情况。数据行上的锁标志一旦被置位,就表明该行数据被加X锁,Oracle在数据行上没有S锁。
3.2 TM锁(表级锁)
3.2.1 意向锁的引出
表是由行组成的,当我们向某个表加锁时,一方面需要检查该锁的申请是否与原有的表级锁相容;另一方面,还要检查该锁是否与表中的每一行上的锁相容。比如一个事务要在一个表上加S锁,如果表中的一行已被另外的事务加了X锁,那么该锁的申请也应被阻塞。如果表中的数据很多,逐行检查锁标志的开销将很大,系统的性能将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表级引入新的锁类型来表示其所属行的加锁情况,这就引出了"意向锁"的概念。
意向锁的含义是如果对一个结点加意向锁,则说明该结点的下层结点正在被加锁;对任一结点加锁时,必须先对它的上层结点加意向锁。如:对表中的任一行加锁时,必须先对它所在的表加意向锁,然后再对该行加锁。这样一来,事务对表加锁时,就不再需要检查表中每行记录的锁标志位了,系统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3.2.2 意向锁的类型
由两种基本的锁类型(S锁、X锁),可以自然地派生出两种意向锁:
意向共享锁(Intent Share Lock,简称IS锁):如果要对一个 数据库 对象加S锁,首先要对其上级结点加IS锁,表示它的后裔结点拟(意向)加S锁;
意向排它锁(Intent Exclusive Lock,简称IX锁):如果要对一个数据库对象加X锁,首先要对其上级结点加IX锁,表示它的后裔结点拟(意向)加X锁。
另外,基本的锁类型(S、X)与意向锁类型(IS、IX)之间还可以组合出新的锁类型,理论上可以组合出4种,即:S+IS,S+IX,X+IS,X+IX,但稍加分析不难看出,实际上只有S+IX有新的意义,其它三种组合都没有使锁的强度得到提高(即:S+IS=S,X+IS=X,X+IX=X,这里的"="指锁的强度相同)。所谓锁的强度是指对其它锁的排斥程度。
这样我们又可以引入一种新的锁的类型:
共享意向排它锁(Shared Intent Exclusive Lock,简称SIX锁):如果对一个数据库对象加SIX锁,表示对它加S锁,再加IX锁,即SIX=S+IX。例如:事务对某个表加SIX锁,则表示该事务要读整个表(所以要对该表加S锁),同时会更新个别行(所以要对该表加IX锁)。
这样数据库对象上所加的锁类型就可能有5种:即S、X、IS、IX、SIX。
具有意向锁的多粒度封锁方法中任意事务T要对一个数据库对象加锁,必须先对它的上层结点加意向锁。申请封锁时应按自上而下的次序进行;释放封锁时则应按自下而上的次序进行;具有意向锁的多粒度封锁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度,减少了加锁和解锁的开销。
3.3 Oracle的TM锁(表级锁)
Oracle的DML锁(数据锁)正是采用了上面提到的多粒度封锁方法,其行级锁虽然只有一种(即X锁),但其TM锁(表级锁)类型共有5种,分别称为共享锁(S锁)、排它锁(X锁)、行级共享锁(RS锁)、行级排它锁(RX锁)、共享行级排它锁(SRX锁),与上面提到的S、X、IS、IX、SIX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Oracle在行级只提供X锁,所以与RS锁(通过SELECT … FOR UPDATE语句获得)对应的行级锁也是X锁(但是该行数据实际上还没有被修改),这与理论上的IS锁是有区别的。 锁的兼容性是指当一个应用程序在表(行)上加上某种锁后,其他应用程序是否能够在表(行)上加上相应的锁,如果能够加上,说明这两种锁是兼容的,否则说明这两种锁不兼容,不能对同一数据对象并发存取。
下表为Oracle数据库TM锁的兼容矩阵(Y=Yes,表示兼容的请求; N=No,表示不兼容的请求;-表示没有加锁请求):

表五:Oracle数据库TM锁的相容矩阵

一方面,当Oracle执行SELECT…FOR UPDATE、INSERT、UPDATE、DELETE等DML语句时,系统自动在所要操作的表上申请表级RS锁(SELECT…FOR UPDATE)或RX锁(INSERT、UPDATE、DELETE),当表级锁获得后,系统再自动申请TX锁,并将实际锁定的数据行的锁标志位置位(指向该TX锁);另一方面,程序或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LOCK TABLE语句来指定获得某种类型的TM锁。下表是笔者总结了Oracle中各sql语句产生TM锁的情况:
表六:Oracle数据库TM锁小结


DML锁分类

表1 Oracle的TM锁类型

锁模式

锁描述

解释

sql操作

0

none

1

NULL

Select

2

SS(Row-S)

行级共享锁,

其他对象只能查询这些数据行

Select for update、Lock for update、Lock row share

3

SX(Row-X)

行级排它锁,

在提交前不允许做DML操作

Insert、Update、Delete、Lock row share

4

S(Share)

共享锁

Create index、Lock share

5

SSX(S/Row-X)

共享行级排它锁

Lock share row exclusive

6

X(Exclusive)

排它锁

Alter table、Drop able、Drop index、Truncate table 、

Lock exclusive

ORACLE里锁有以下几种模式:

  0:none
  1:null 空
  2:Row-S 行共享(RS):共享表锁
  3:Row-X 行专用(RX):用于行的修改
  4:Share 共享锁(S):阻止其他DDL操作
  5:S/Row-X 共享行专用(SRX):阻止其他事务操作
  6:exclusive 专用(X):独立访问使用
  
数字越大锁级别越高,影响的操作越多。



我们可以看到,通常的DML操作(SELECT…FOR UPDATE、INSERT、UPDATE、DELETE),在表级获得的只是意向锁(RS或RX),其真正的封锁粒度还是在行级;另外,Oracle数据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缺省情况下,单纯地读数据(SELECT)并不加锁,Oracle通过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来保证用户不读"脏"数据。这些都提高了系统的并发程度。

由于意向锁及数据行上锁标志位的引入,减小了Oracle维护行级锁的开销,这些技术的应用使Oracle能够高效地处理高度并发的事务请求。

来源:http://www.2cto.com/database/201310/24974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841ba0101bsou.html


1.数据库较之excel之类的东西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支持并发.而锁,则是实现数据库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对于一张表来说,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一部分是它的元数据(也就是我们平时说说的相关数据字典),我们在删除表(drop table)截断表(truncate table)的时候是没有删除数据的,是修改数据字典,也就是元数据.
所以我们保护一张表,既要保护数据,又要保护元数据.因此,锁可以分为保护元数据的锁--TM锁,和保护数据的锁--TX (表级锁和行级锁).

3.要知道的有2个概念:

(1).锁定数据的锁,也就是行级锁,只有一种:排它锁 exclusive (ROW)
(2).锁定表上的锁,即锁定元数据的锁 Metadata(table),一共有5种:

2 RS: row share
3 RX: row exclusive
4 S: share
5 SRX: share row exclusive
6 X: exclusive

4.根据oracle联机文档的concepts的第13章的一个表

我们可以从这个表找出至少2个东西,.第一是每种数据库操作都对应的是什么样的锁(参考中间那一列),第二是每种锁之间,如果遇到之后是否会产生冲突,所谓冲突就是是否会使当前的数据库操作夯住.其中Y*,表示如果两个操作锁定的是同一行,那么就会有冲突,后操作的会等待前一个操作完成之后再完成,否则会一直夯在那儿;如果不为同一行,那么则不会冲突,后操作的不会等待.

来源:http://www.cnblogs.com/suredandan/archive/2012/09/20/2696124.html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oracle/212354.html

猜你在找的Oracle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