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头文件环形依赖的一种途径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解除头文件环形依赖的一种途径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做了一年 C C++ 才知道自己是个雏儿。做了个项目,按照 SA 的指示,使用访问者模式实现一个业务操作,简单的类关系图如下:

PHP?refimg=" + this.src)" alt="" src="http://img.jb51.cc/vcimg/static/loading.png" border="0" src="http://img1.51cto.com/attachment/200912/200912121260591524062.jpg">

且不谈该模式的应用,看到这种结构,料想实现还是蛮简单的,没想到基本类框架一出来,
编译都过不了,老是报找不到基类。唉。。。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就模式为基础,对于各个头文件中包含的关系如下:
1. 作为访问者(继承 IVisitor 的类),其实现需要有包含接受者(继承 IVisitorAcceptAble 的类)的指针,所以访问者的模块中应该包含接收者的信息(访问者者模式是类型安全的,因而访问者中必须包含各个具体的接收者实现的信息)。
2. 作为接受者,要求能接收一个访问者的到访,因而本身应该包含访问者的指针。
依据以上的包含关系,一开始头文件包含如下:
文件
包含头文件
IVisitor.h
CAccept1.h,CAccept2.h
CVisitor1.h
IVisistor.h(与其他各访问者类相同)
IVisitorAcceptAble.h
IVisitor.h
CAccept1.h
IVisitorAcceptAble.h(与其他各接受者类相同)
按照之上的头文件包含关系,出现个一个环形( IVisitor.h>>Accept1.h>> IVisitorAcceptAble.h>> IVisitor.h ),造成编译器编译错误,找不到基类(具体错误当然和编译器的编译顺序有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蛮久,但是很明显,依照访问者模式的基本需求,根本不能解除这种环形关系。
于是向 SA 请教, SA 首先确定一点,访问者的包含关系是不用变也是不可以变的,他建议我按照以下关系作为类与类之间在编译期间的信息传递:
文件
之前包含头文件
修改后包含内容
IVisitorAcceptAble.h
IVisitor.h
删除IVisitor.h增加接口IVisitor的声明
CAccept1.cpp
CAccept1.h
增加IVisitor.h
按照这种修改,编译果然过了!感觉好奇妙,继续向 SA 请教,得出以下结论:
1. 基于头文件的作用,当涉及有 A 类与 B 类之间包含关系( A B 是分开的文件)时,假设是 A 包含一个 B 的指针,在编译器编译时,是不关心在头文件中的该类型的具体结构的,因为编译器只是把它看做是一个 4 字节的地址( 32 位机),换句话说, A 是没有必要包含 B 文件的必要,因而只要在 A 增加 B 的声明即可,之后将 B 的头文件包含在 A .cpp 文件中。
2. 文件中所包含的其他头文件应该尽量的少。原来总是习惯将所有的依赖关系全部写到头文件中,后来发现这样做不仅增加文件的依赖性,还增加的编译的时间。所以,在头文件包含的时候,尽量将头文件放入到 .cpp 文件中,毕竟 .cpp 文件才是真正要依赖头文件的地方。
3. 养成在头文件增加宏的习惯,如 #ifndef # pragma once 等用以防止文件的重复定义。如果没有写这些宏,会一是会增加编译时间,二是在连接期可能会报错(因为在连接期间才会汇总编译结果,如果连接器发现存在相同的符号,即会报错)。
一个小小的问题还有这等学问,看来理解 C++ 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编译器连接器基本常识是很有必要的。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javaschema/287688.html

猜你在找的设计模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