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开源的备份工具支持增量备份,保持连接和权限,并且采用优化的同步算法,传输前可以执行压缩等功能。所以非常适合远程备份。
rsync同步数据时,需要扫描所有文件后进行比对,进行差量传输。如果文件数量达到了百万甚至千万量级,扫描所有文件将是非常耗时的。而且正在发生变化的往往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这是非常低效的方式。其次,rsync不能实时的去监测、同步数据,虽然它可以通过linux守护进程的方式进行触发同步,但是两次触发动作一定会有时间差,这样就导致了服务端和客户端数据可能出现不一致,无法在应用故障时完全的恢复数据。基于以上原因,rsync+inotify组合出现了!inotify使用来对文件状态进行检测的一个工具。
rsync同步分为两种方式:
1:ssh方式 更为安全,保密性强 (因为公司服务器间全部禁rootssh登录所以我选择用rsync方式进行数据同步)
2:rsync方式
环境配置图
rsyn端配置:
1. 安装 rsync 和 xinetd服务(如果系统有的话请自动略过)
rsync默认是用 rsync --daemon启动服务的。比较麻烦所以我们要把它添加到xinetd中
2. 打开/etc/xinetd/rsync文件设置允许xinetd启动rsync服务器
3.创建rsyncd配置文件并设置备份目录相关信息
默认是没有rsyncd.conf这个文件的我们要自己创建。
补充: auth users可以不是系统用户。这个用户是我们客户端备份时用的用户
4.设置备份所用的maomao用户和密码
5.rsync端配置完成。启动服务
web端配置
测试下rsync配置是否正常。rsync是否可用。
在rsync端的/usr/local/maomao/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在web端运行以下命令看是否同步到rsync端的/usr/lcoal/maomao/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如果到了。说明rsync配置木问题。
rsync语法讲解:
-r: 递归模式
-v:显示同步详细信息
-a:归档模式,保留文件权限,属性等等信息。等于-rlptgoD的组合。
-z: 在传输中压缩文件
-p:保留文件权限
-t:保留文件时间
-g:保留文件属组
-o: 保留文件属主
-D:保留设备及其他特殊文件。
-a:太牛逼了整合了这么多。所以看着挺多的选项现在只要记住5个就可以了。(黑色字体的5个)
2. rsyn同步没问题后,我们配置inotify
安装inotify。
inotify:可以对文件的删除,创建,访问,属性修改。等状态进行监控,rsync结合inotify可以实现触发式的备份--只要web端有文件发生变化。就立即进行增量备份。
如果监控的文件数量过大的话,建议修改 inotify内核参数(以下下三个参数要大于监控目标的文件数)
vi /etc/sysctl.conf
fs.inotify.max_queued_events = 16384
fs.inotify.max_user_instances = 2048
fs.inotify.max_user_watches = 1048576
3. 写触发式同步脚本
inotify语法讲解
-m:持续监控
-r:递归目录
-q:简化输出信息
-e:指定监控那些时间后面跟 create,move,delete等。
4.在web端创建同步用户maomao的密码
5. 测试脚本可用性。
运行脚本 在web的/usr/local/maomao 目录下创建一个maomao_test文件。过一会去rsync端查看下是否同步
如果脚本可用将脚本加入开机启动中。
echo “/usr/local/maomao/rsync.sh” >> /etc/rc.local
rsyn配置结束。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centos/38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