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ax实现原理详解

前端之家收集整理的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Ajax实现原理详解前端之家小编觉得挺不错的,现在分享给大家,也给大家做个参考。

Ajax: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流过程。使用技术的好处是:不用页面刷新,并且在等待页面传输数据的同时可以进行其他操作。

这就是异步调用的很好体现。首先得了解什么是异步和同步的概念。

举个例子:比如你去图书馆借某种书,可惜图书馆此书被借完。这时可以采用两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在图书馆一直等待,直到有人还书,然后再去吃饭睡觉。

第二种做法:直接跟图书馆管理员约定,若是有人还书,直接通知你。你则该忙什么忙什么。到时候会通知你。

而第一种做法就是同步的表现,必须等待别人还书(等待服务器返回信息)才进行其他事情,至死方休。

而第二种做法就是异步的表现,不耽误时间,合理利用时间高效率做事。

遇到这种情况,你会采用那种办法呢?

选择第一种,哈哈,说明你太执着啦;选择第二种,说明你灵活变通,合理安排自己的人生。你自己看着办吧。


ajax 是默认异步方式,也就是async默认的设置值为true,当ajax发送请求后,在等待server端返回的数据的过程中,程序会继续执行ajax块后面的代码,直到服务器返回正确的结果才会去执行success的方法

那Ajax是如何从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到服务器呢?

这就得使用一个重要的对象XMLHttpRequest。

那首先了解一下XMLHttpRequest对象的属性方法

主要的属性

readyState属性有五个状态值。

0:是uninitialized,未初始化。已经创建了XMLHttpRequest对象但是未初始化。
1:是loading,send for request but not called .已经开始准备好要发送了。
2:是loaded,send called,headers and status are available。已经发送,但是还没有收到响应。
3:是interactive,downloading response,but responseText only partial set.正在接受响应,但是还不完整。
4:是completed,finish downloading.接受响应完毕。
responseText: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文本。只有当readyState>=3的时候才有值,根据readyState的状态值,可以知道,当readyState=3,返回的响应文本不完整,只有readyState=4,完全返回,才能接受全部的响应文本。

responseXML:response as Dom Document object。响应信息是xml,可以解析为Dom对象。

status:服务器的Http状态码,若是200,则表示OK,404,表示为未找到。

statusText:服务器http状态码的文本。比如OK,Not Found。

主要的方法

open(method,url,boolean):打开XMLHttpRequest对象。其中method方法有get,post,delete,put。若是查数据,从服务器中得到一定的数据,则使用get。若是直接提交到服务器中,更新一定的数据,则使用post;url是请求资源的地址。第三个参数表示是否使用异步。默认情况是true,因为Ajax的特点就是异步传送。若使用同步则false。异步和同步上述已经举例。

send(body):发送请求Ajax引擎,让Ajax引擎操作。其中发送的内容可以是需要的参数,若是没有参数,直接send(null)

那如何使用Ajax技术?

首先,有客户端事件触发Ajax事件。

然后,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根据浏览器不同,创建的xmlHttpRequest对象不同。用open调用,用send发送请求给Ajax引擎。

最后,执行完毕后,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执行的流程如下:

测试代码如下:

创建xmlHttpRequest对象:

function createXMLHttpRequest() {

//表示当前浏览器不是ie,如ns,firefox

if(window.XMLHttpRequest) {//关于这个解释请看本篇文章最底下

xmlHttp =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xmlHttp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客户端事件触发:

function validate(field){

if(trim(field.value).length!=0)

{

//创建XMLHttpRequest

createXMLHttpRequest() ;

var url="user_validate.jsp?userId=" + trim(field.value)+"&timestampt="+new Date().getTime();

// alert(url);

xmlHttp.open("GET",url,true);

//方法地址。处理完成后自动调用,回调。

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callback ;

xmlHttp.send(null);//将参数发送到Ajax引擎

} else{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IdSpan").innerHTML = ""; }

结果返回操作:

function callback(){

{

alert(xmlHttp.readyState);

if(xmlHttp.readyState==4){ //Ajax引擎初始化

if(xmlHttp.status==200){ //http协议成功

//alert(xmlHttp.responseText);

document.getElementById("userIdSpan").innerHTML = "<font color='red'>" + xmlHttp.responseText + "</font>";

}else

alert("请求失败,错误码="+xmlHttp.status);

注意:

onreadyStateChange事件,当readyState状态值发生改变就会触发此事件。

其中,xmlHttpRequest提交http请求的过程中,readyState历经五个状态值(0,1,2,3,4),所以callback函数中的alert(xmlHttp.readyState)则会不断输出1,2,3,4。其中0状态不会输出,因为0状态的时候并不执行此事件。

ps:当时在eslipse默认web浏览器输出的readyState状态顺序一直是:1,3,4,2。当时很纠结,因为状态值含义的分析,结果应该是1,2,3,4。后来折腾半天,才发现是浏览器的问题。不同的浏览器,执行的结果是不同的。使用IE浏览器测试,结果是1,2,3,4。哈哈,真的只有想不到,没有搜不到的。

附加内容

if (window.XMLHttpRequest){。。。。。。}是什么意思?

    在JS里,window是最顶级对象(除了Object,Function...那些之外),它代表了一个窗体。而window.XMLHttpRequest代表的是window的一个属性。这个是用来区分浏览器的,因为在firefox,opera,safiar,IE7.0,IE8.0(我所知道的window对象有这个属性的浏览器)这些浏览器中,window是有XMLHttpRequest这个属性的,而IE6.0,5.5都是没有的,IE6.0或5.5是没有这个属性的,使用window.ActiveXObject替代。当然前者和后者的XMLHttpRequest对象生成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原文链接:https://www.f2er.com/ajax/160893.html

猜你在找的Ajax相关文章